在2002年,剛從西北政法學院畢業的陳書敬背上行囊,來到這個千里之外的湖濱小城——洪澤。剛踏入法院的她既激動又興奮,但老庭長的一句話,瞬間讓她的心情沉靜下來:“法官辦的不僅僅是案件,更是別人的人生。所以我們必須細之又細、慎之又慎,不要留下任何遺憾。”而這,也成了陳書敬職業生涯的準則。
2014年,王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擺上了陳書敬的案頭,涉及被害人530余人,吸收存款5430余萬元。由于案件影響重大,社會關注度極高,她耐心細致,不放過任何一丁點疑點,僅是閱卷筆錄就做了160多頁,撰寫了近萬字的審理報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證據比對、一次又一次的合議、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最終形成了一份有51頁、3萬多字的裁判文書,對各被告人作出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判決。判決后五名被告人均服判息訴,對判決結果非常認可。
二十年的審判生涯中,陳書敬始終秉持著“鐵杵磨成針”的韌性,用繡花般的細致先后審結各類刑事、民事和執行案件3450余件,先后獲得“百場優秀庭審”和“全省法院優秀庭審”等榮譽。
2018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勝之年。這一年,陳書敬被安排調往執行局,協助局長做好執行攻堅,兼顧速執工作。
“簡案要快辦,這樣繁案才能精辦。”作為速執團隊的團隊長,陳書敬清楚的知道團隊的重點就在一個“快”字。她要求首次執行的案件必須當天查控,凍結帳戶上余額足額的必須當日劃撥,當日結案,其他案件有線索的也要第一時間進行核查。陳書敬和隊員還定期以小分隊的形式集中開展查人找物,最多的一次,他們從早上八點半出發直至凌晨(兩點)才回家,在一天之內查控了五個執行現場,兌現債權二十余萬元。
還沒來得急稍稍喘息和調整,新的任務接踵而至。2019年,為更好地服務工業強區戰略,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經過院黨組決定,調任陳書敬至民二庭。
江蘇恒源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破產案是陳書敬辦理的第一起破產案件,債權總額近3000萬元。由于恒源公司機器設備及存貨變現難度極大,案件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實質性進展,連管理人都有幾分心灰意冷。“廠房、土地、機器,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怎么能賣不出去呢!”陳書敬主動聯系了恒源公司的招商引資單位和洪澤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想借力政府招商平臺快速出清僵尸企業,經過不懈努力,終于迎來了一波意向企業。最終,金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2230萬元的價格競拍成功,停產多日的恒源公司“騰籠換鳳”,化身固定投資15億的現代紡織項目,年產值已超千萬。案件審結后,陳書敬總結經驗,推動法院聯合開發區管委會在全省率先設立“破產資產庫”,通過“破產+招商”聯動工作模式,加快“僵尸企業”出清。2020年至今,在她的推動下,已成功出清嘉鵬、久鑫機械等20余家破產企業資產,變現資產價值4.54億元,釋放土地資源700多畝。
“什么事情你只要想干、敢干,那十之八九是能成功的。最怕未戰先退,連嘗試下都不敢。”陳書敬總是鼓勵部門干警,要充滿信心,敢于挑戰。作為庭長,她更是一馬當先,在全院受理的11個“問題樓盤”案件中,她一人挑起了6件,特別是恒隆水城“爛尾”項目,面臨工程續建、民生辦證、集訪群訪等多重問題,陳書敬迎難而上,先是指導管理人梳理涉案債權5.3億元、破產資產4.3億元、處理破產衍生訴訟32個,又協調由區政府牽頭,國有平臺公司完成工程續建和民生辦證工作,最終案件于2023年底成功審結,陳書敬的工作日志又增添了厚厚的一本。
“一名優秀的法官不僅要會辦案,還要會總結,會調研,善于從個案審理中總結出類案審判經驗,一點一點地推動法治的進步。”民商事司法工作是反映區域營商環境的“晴雨表”,“不僅僅拘泥于七尺審判臺,該如何延伸司法職能,更好地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這,也是陳書敬一直在探索的。
“都合作多年了,大家也算知根知底,一時資金緊張沒供上貨款而已,何必要鬧得對簿公堂這么難看呢!”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中,被告企業隨口的一句抱怨讓陳書敬上了心。經過梳理,她發現涉企糾紛中有不少地區商會旗下企業,如果能邀請商會代表作為調解員,引導企業間互諒互讓通過對話協商方式化解糾紛,既能減少企業訟累,也能緩解法院辦案壓力。陳書敬說干就干,經協調,洪澤法院與洪澤工商聯共同建立訴訟服務與商會調解的銜接機制,搭建“澤法商事廳”實體議事平臺,開啟“法院+商會”精準、高效化解涉企糾紛“綠色通道”。今年以來,商會調解平臺成功化解涉商事合同、勞動爭議等涉企糾紛271件、涉金額5000萬元,平均用時不超20天,為企業節省訴訟費用近30萬元。
纖纖柔質,卻劍膽琴心;未施粉黛,卻清麗動人。陳書敬就是這樣一個可愛又美麗的女法官。她堅韌不拔、積極進取、樂觀向上,深愛著法官這份珍貴且值得她一生追求的職業。她懷著一顆水晶般清澈的心,風雨兼程,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