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淮安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法院“淮執礪劍”專項行動及執行裁判“小微無異”工作情況。市法院執行局綜合處處長汪青,市法院執行裁判庭副庭長邵愛靜出席發布會并介紹有關情況,市法院執行局綜合處副處長韓寶燕,市法院執行裁判庭法官助理曹靜分別解讀相關典型案例。市法院新聞宣傳處處長趙德剛主持發布會。
汪青介紹,自今年2月“淮執礪劍2024”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兩級法院緊扣營商環境所需、項目企業所急、民生領域所盼,主動發揮和延伸執行工作職能,對涉民生、涉小微企業、10萬元以下小標的等重點案件開展集中攻堅。截至目前,共執結實施案件3萬余件、執行到位金額76億余元。相關工作受到省法院分管院領導批示肯定,并在省法院《執行工作專刊》刊載推薦。
一是常態組織“攻堅小標的守護大民生”專項行動。聚焦追討薪酬工資、人身損害賠償等涉民生及其他標的在10萬元以下的小標的案件,常態化組織開展集中攻堅。
向外充分借力??v深推進執行“破壁”行動,提請市委政法委全面推開“1+N”執行天網做法,吸納基層網格員參與查找被執行人財產、協助送達文書、見證執行等工作;聯合市公安局、城管局等新建納失人員出境管控、公共停車信息共享等5項協作機制,建立機動車查控專線、不動產“點對點”查控平臺,加大執行協作力度,不斷提升查人找物、聯合打擊的效率和效果。
對內深挖潛力。強化立審執破訪全過程協調配合,47名審判法官參與執行行動,協助執行部門共同開展法律釋明、督促履行工作,敦促當事人積極履行義務。今年以來,全市法院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呈逐月下降趨勢。相關做法被《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及最高法院官微刊載推薦。
上下同向發力。市法院執行局充分發揮“三統一”管理職能,依托“一點三片”管理架構,定期組織開展“分片區”聯合集中行動。各縣區法院“一把手”院長帶隊,對部分關聯疑難案件開展協同、集中執行,形成“一把手”親自抓的攻堅態勢。今年以來,淮安兩級法院共開展集中執行240余場次,執結涉民生案件5800余件,到位金額3億余元。
二是聯動推進“拒執必懲戒聯合亮利劍”專項行動。提請市委政法委牽頭開展集中打擊拒執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科學統籌、精準發力,切實加大拒執犯罪打擊力度。
在強化協同共治上匯聚合力。主動向市委政法委匯報打擊拒執犯罪工作整體情況,市委政法委印發《實施方案》《任務清單》,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專項行動;建立業務研討制度,組織開展打擊拒執犯罪同堂培訓班、跨部門學習交流會,在交流研討中提高辦案能力、統一思想認識。
在強化審執配合上深挖潛力。組織執行局與刑事審判部門開展打擊拒執犯罪專項聯合調研,共同制定《移送指南》,有針對性地解決取證存證、適用法律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堅持公訴自訴同步發力,加強拒執犯罪自訴程序的釋明引導和立案審查工作,自訴案件判處數居全省第三位。
在強化氛圍營造上持續發力。充分發揮打擊拒執犯罪“以懲促執”的功效,定期公布打擊拒執犯罪以及誠實守信典型案例,與市電視臺聯合打造《執行第一線》欄目,拍攝《違反限高令乘機》等普法視頻,“以案說法、以案教化、以案促執”,積極營造“失信必受懲戒”的輿論氛圍。原創拒執罪普法漫畫被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執行微信公眾號采用。
三是扎實開展“事心雙化解實質解民憂”專項行動。將“有信必復”要求作為執行工作的重要內容,以涉執信訪辦理為抓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暢通訴求渠道。打造執行服務中心,執行局負責人及員額法官在執行服務中心值班接待,分管院領導定期至基層法院執行服務中心分片區接訪,“面對面”受理群眾來訪投訴及意見建議;開通全市統一的“一號通辦”執行服務熱線,全天候受理查詢案件信息、提供舉報線索、信訪投訴、預約會見法官、反饋意見建議等五大類訴求,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涉執訴求受理格局。
深化實質辦理。把解決信訪人的合理合法訴求放在首要位置,堅持案件化辦理,確保接訪即辦、全程留痕、有錯必糾,對案件確有錯誤的及時糾正、存在瑕疵的及時補救、信訪人有實際困難的及時救助、符合執行異議等情形的依法導入法定程序審查,在徹底化解矛盾糾紛上下功夫,全市法院訴求辦理滿意度明顯提升。
強化裁執配合。印發《實施意見》,強化執行實施中的會商配合、建立執行異議預審溝通機制、加強裁判結果的溝通反饋、加強涉執糾紛的協同化解,將糾紛調解、釋法析理、心理疏導、教育引導工作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促進執行實施與執行裁判工作順暢銜接與高效運行,推動涉執糾紛實質化解。今年以來,全市法院新收執行異議案件數同比下降13.06%。
四是精準實施“你安心發展我全心護航”專項行動。對標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用力扛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
以信用修復助企減負。構建常態化的信用修復體系,與市信用辦聯合推進企業信用問題治理,組織開展失信懲戒“四個一批”專項行動,完善“納失預告”“失信寬限”等機制,增強懲戒的靶向性、精準度,在依法保障債權人勝訴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被執行人的影響。為335家主動履行義務的企業出具信用修復證明。
以高效兌現助企發展。建立小微企業、金融債權等重點領域案件動態臺賬,組織開展專項執行行動,強化涉民營企業為申請執行人案件的專項攻堅;持續開展黨政機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債務專項清理行動,加大提級執行力度,聯動攻堅、逐案銷號,確保案件動態清零。
以善意執行助企脫困。善用執行和解、破產重整等制度,對資金鏈暫時斷裂,但仍有發展潛力、存在救治可能的企業,通過和解分期履行、引入第三方資金等方式盤活企業資產;對具有營運價值的企業,通過破產重整、破產和解解決債務危機,幫助企業走出困境。規范涉企財產保全工作,推廣“規模企業信用資產數據庫”做法,為入庫企業提供免擔保、基本賬戶“保護艙”等服務。
邵愛靜介紹,在全市法院執行裁判案件中,涉中小微企業的執裁案件占比較高,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淮安法院從司法需求和工作職能出發,持續、傾力地為小微企業化解涉執矛盾糾紛提供優質司法服務,促成多家小微企業從糾紛中“脫身”,重新步入正常發展軌道。今年1-11月份,全市法院執裁條線共辦理“即來即辦、特事特辦”的涉小微企業執行異議案件720余件次,比去年同期減少15.06%。
一是關口前移,建立評估機制。針對執行異議、復議案件審限短的特點,全市法院堅持快速審查和全面審查,提出縮短案件在上下級法院流轉的周期。在涉企執裁案件立案后,首先就對涉案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應對,實行“先評后辦”。對于影響較大的,加快審理進度,力爭在2/3審限內結案。特別是針對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涉小微企業生存的案件,秉承平等保護、善意關懷的理念,依法采取符合企業生存現狀與發展需要,對企業影響最低的司法措施。
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的案件,做實涉企案件判后答疑制度。不僅僅面向已經發生糾紛的小微企業,淮安中院經常組織法官開展登門送法活動,給未發生糾紛的小微企業進行“法律體檢”,及早發現存在的法律風險,避免小微企業陷入糾紛“泥沼”。
二是多措并舉,降低執行成本。加強線上訴訟服務,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引導其依法選擇便捷高效的解紛方式。加大對涉中小微企業案件的調查走訪力度,結合被執行企業財產的實際情況,在綜合分析基礎上靈活采取財產處置方式,實現被執行企業資產的及時、依法置換,最大程度避免因資產置換不當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保護企業的生存發展,依法落實“活封活扣”措施,查封時能“活封”的,原則上不“死封”,為被困境被執行企業提供生存機會。對于有多項財產可供查封的,優先選擇對被執行人生產經營影響最小且方便執行的財產,最大限度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
三是提高裁判質效,落實權益保障。完善日常業務指導機制,推行兩級法院重點案件雙向溝通反饋機制。對爭議較大、擬撤改案件,落實雙向列席法官會議制度,加強業務溝通指導。每月開展案件評查分析,通報到案到人。常態化開展案件評查以及組織評選優秀案例,強化對類案的示范指導以及個案指導,著力促進裁判尺度統一、提升案件審理質量。
完善督導考核,將基層法院執行異議案件辦理情況納入執行條線考核,對案件辦理的質量、效率和效果實行一體評價,從源頭上減少復議案件以及異議之訴上訴案件數量,增強群眾對裁判的認可度。暢通審查類執行監督案件立案渠道,對申訴信訪進行單獨登記審查,符合立案條件及時移送立案,杜絕案件久拖不立現象。建立導訪息訴機制,加大對涉執信訪案件的辦理進度,充分發揮執行裁判工作救濟職能。
四是終局化解,力爭雙解雙服。加快涉中小微企業執裁積案攻堅,降低中小微企業解紛成本,著力解決擠壓生存發展空間、拖欠賬款、超標的查封亂查封等侵害中小微企業權益問題。
強化依法執行、文明執行、善意執行理念。審理執行異議、復議案件時,在依法認定采取財產保全等執行措施合法性考量的同時,進一步拓展至合理性審查,防止因執行行為給債務人帶來不必要的負擔,依法及時糾正違反執行合理性原則而明顯不當的執行行為,減輕企業負擔。充分運用權利救濟思維,為中小微企業依法提供更精準的司法服務與支持,堅持將糾紛調解、釋法析理、心理疏導工作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
強化外部聯動,對于涉問題樓盤等疑難案件,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通報案件情況,依靠地方黨委政府,借助基層自治組織及律師等主體力量,形成解紛合力。同時深化兩級法院上下聯動,加強與執行局之間裁執協調配合,構建高效工作機制,共同形成化解糾紛合力,力爭實現事結、心結“雙解”,使執行裁判部門成為涉執糾紛的終結者。
下一步,全市法院將持續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著眼“便民與高效”工作要求,秉承“如為我執”工作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強力度、更實舉措、更硬作風,用心用法用情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指標領先、群眾有感”不斷回應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的相關要求,立足工作實際,優化工作舉措,用心用情辦好每一件案件,竭力為企業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可期待的司法保障和服務,為現代化法院高質量發展貢獻執裁力量。
供稿:市法院執行局、執行裁判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