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重慶大學本科生韓意瀟于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寒假社會實踐,這是他開展社會實踐的第四天,已經旁聽了三場庭詢談話,當日下午旁聽了兩場庭審。作為一名有志青年,他希望將來能夠轉到法學專業,畢業后從事政法工作,所以利用寒假來法院了解法治建設并協助司法工作。
上午的庭詢談話是他見識到的最漫長的一場,律師們為了保障委托人的權益,都嚴陣以待、見招拆招,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常常要求書記員在某處加詞或者標點,談話筆錄打印下來足足有六頁。“我都替書記員感到累,太不容易了。”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午休后,韓意瀟立刻趕回法院。“這是我第一次旁聽庭審,這午覺我就沒有打算睡著。”他來到法庭,將手機靜音和免打擾都開了,這是為了維護法庭莊嚴肅穆的雙重保險。庭審比談話更加嚴肅。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大部分案件是二審案件,足以決定許多案件的走向。因而,雙方都是早早來到法庭,利用連篇累牘的材料作最后的準備,時不時起身提交新的證據。第一場案件對于審判員來說較為輕松,雙方抗辯無需審判員作過多提示以及概括。但是,第二場案件是三方利益的博弈,而且線上參與的第三人,言語表達不清,又不愿審判員替他概括歸納,同時表達欲較強,使得審判員一度感到無語,但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連續審理兩場案子的審判員堅持了下來。“所謂天下太平,都是有人在背后付出努力。”談話以及庭審期間,韓意瀟協助法官助理開展到庭引導、當事人身份核對、證據材料提交指導等工作,協助維持法庭秩序。在增長閱歷、提升自己的同時,認真、高質量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
活動結束后,韓意瀟不由感慨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啊,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這一使命偉大而光榮,需要很多人為之努力。
拍攝:鄭李可
作者:劉凱
2023年1月10日